症状:病鱼鳃丝◥粘液增多、发黑,挂满污垢,严重的鳃丝腐☉烂露出骨条。病原:水质不良刺激鳃部组织,引起◥鱼被粘球菌、柱形菌或其他细菌感染。
防治方法:
(1)调节水质,消除病菌。一是经常加注新水;二是用超菌净a型处理老水,杀灭病原菌;三是用增氧机◢搅水增加上下层的水体交换量。
(2)用0.2—0.4ppm的呋喃唑酮全〗池泼洒来治疗,效果显著,也可用漂白粉或其他含氧制剂全池泼洒来防治。
(3)投喂杀菌药饵或用三黄粉加抗生素类药物拌料投喂。
霉菌性鳃病
症状:鳃丝发黑,着生菌丝,发生于高温季节水质老化的池塘。病原:鳃霉菌。
防治方法:用生石灰彻底清塘,病鱼须销毁,孔雀石绿或二氧化氯对本霉菌有一定抑制作用,发病鱼池需大量换水,改良水质。
寄虫性鳃病
症状:早春开化后,由于越冬鱼体质较弱、水质较脏,常引起鱼种发病。春片鱼种ω常集群散漫游动于池边或下风头处,镜检多为斜管虫、杯体虫等寄生ω 。夏季鱼苗池发病时,一般常见病鱼在晴好天气集群上浮水面,似缺氧浮头状,驯化时不上料台或吃一会就散开并继续浮于水面,食欲明显减退,生长缓慢。掀开病鱼鳃盖可见组织增生,粘液增多。
病原:由原生动物车轮虫、鳃隐鞭虫、斜管虫等大量寄生引起。
治疗:
(1)秋片入越冬池或春片分池时用综合浸泡剂泡鱼种。
(2)用硫酸铜加高锰酸钾0.5ppm全池泼洒。
(3)用硫酸铜〖加硫酸亚铁0.7ppm全池泼洒。
吸虫类鳃病
症状:病鱼急躁不安,常跃出【水面,或在吃食过程中“炸营”,鳃丝肿胀、粘连。病原:由指环虫、三代虫及中华蚤等单殖吸虫大量寄生引起,常并发细↓菌性烂鳃病。
治疗:
(1)敌百虫0.5—1ppm全池泼洒。
(2)超菌净a型0.3—0.4ppm全池泼洒,也可用漂白粉、氯杀宁、二氧化氯等杀菌剂全池泼洒,以防止细菌继发感染。
(3)用药后隔天注入部◥分新水,以利于鱼类食欲的恢复。
出血性鳃病(脉管瘤)
由于水质不良,蓝澡大量滋生,水中氨含量过高,化学污染,杀虫剂等农药的刺激,使鳃微血管产生器质性病变,形成动脉瘤◎,用显微镜能鉴定⊙。
防治方法:
(1)大量换水或施水质改良剂调节水质。